负责人:迟若冰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分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立项时间:2023年6月2日
负责人:张红玲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分类: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立项时间:2020年12月6日
负责人:顾力行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重大项目
立项时间:2021年12月9日
负责人:张红玲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重大项目
立项时间:2017年12月22日
负责人:顾力行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重大项目
立项时间:2007年6月1日
负责人:迟若冰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外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专项课题
立项时间:2022年7月22日
负责人:张晓佳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规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8年1月16日
负责人:迟若冰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规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5年12月31日
负责人:翁立平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规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4年12月1日
负责人:顾力行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规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1年12月1日
负责人:迟若冰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青年项目
立项时间:2007年12月1日
负责人:张红玲、迟若冰
项目分类:横向项目
立项时间:2023年5月19日
负责人:周怡
项目级别:省部级
项目分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立项时间:2015年7月31日
负责人:周怡
项目级别:地市级
项目分类:外国文化政策基地项目
立项时间:2020年8月4日
负责人:周怡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专项课题
立项时间:2020年4月1日
负责人:周怡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规划项目
立项时间:2011年12月1日
负责人:周怡
项目级别:校级
项目分类:校级青年项目
立项时间:2007年12月1日
跨文化研究是我校“双一流”建设的五大研究方向之一。中心围绕着跨文化心理、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教育三大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学术成果丰硕,迄今,研究中心主编出版了十部《跨文化研究》,发表SSCI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44篇,出版学术著作20部,发表国内期刊论文百余篇。这些研究奠定了中心在国内跨文化研究领域等领先地位。
44
20
37
10
4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刊物类型:CSSCI来源期刊
张红玲,“跨文化交际学助推外语新文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2024
邓一恒、迟若冰,“基于文化悖论教学课例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研究”,2024
张红玲,“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研制”,2022
张红玲,“民族志跨文化外语教学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2018
张红玲,“基于竞赛的跨文化能力评价研究”,2018
索格飞、翁立平、顾力行,“我国30年跨文化交际/传播教材的分析性评估(1985-2014)”,2015
张红玲,“建构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一体化模型”,2014
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2012
出版社:Elsevier Ltd
刊物类型:境外SSCI期刊
邓一恒, Steve Kulich,“Does culture matter? Re-examining cultural distance, conflict, and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in MNCs in southwestern China”,2024
Steve Kulich,“Re-examining intercultural research and relations in the COVID pandemic”,2021
翁立平,“Book review: Introduc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s and Contexts (Liu, Volčič, & Gallois, 2nd ed., 2014)”,2016
迟若冰,“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Relational Construct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2015
张红玲,"The quintessential intercultural learner, teacher, and trainer: A preliminary profile of L. Robert Kohls", 2012
张晓佳,“Profiling people in multiple domains: Toward a sociology of science for intercultural disciplines”,2012
出版社:Taylor and Francis Ltd
刊物类型:境外A&HCI期刊, 境外SSCI期刊
迟若冰、张红玲、Steve Kulich,“A collaborative autoethnography of developing a 'Cultural Stories' exercise for intercultural teaching in China", 2022
翁立平,“Book review: Interculturality in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toolbox, 2016
翁立平,“Book revie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everyday life, 2015
出版社: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刊物类型:境外SSCI期刊
Weng, L. P., Zhang, Y. B., Kulich S. J., & Zuo, C. L. “Cultural values in Chinese proverbs reported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2021
Alexander Scott English,“Climatic effects on the socio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migrants within China: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wo competing perspectives”,2019
Zhou, X. Y., English, A., Kulich, S. J., & Lu, Z. COVID-19 cases correlate with greater acceptance coping in flexible cultur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 26 countries.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8 (2), 1-28. 2024.
Wang, S., English, A. S., Deng, Y, Zhou, Y. Z., Buchter, E. E. Stop the blame game: An analysis of blaming on Weibo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rice and wheat areas in China.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7(10), e12903, (1-8). 2023.
Zhang, X. Y., English, A. S., Kulich, S. J., & Chen Y.S. How mask gap impacts discrimination and anxiety during COVID-19: A study on overseas Chinese during the first outbreak in 2020.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e12793 (pp 1-8). 2023.
Zhang, X. Y., English, A. S., Talhelm, T., Nam, B. H., & Wei, L. Rice‐farming areas report more anxiety across two year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hina.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7(9), e12795. 2023.
出版社:Springer New York
刊物类型:境外SSCI期刊
Alexander Scott English,“Coping with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ojourners in China”,2020
Zhu, Z. X., & Chi, R. B. . Social media use and young Chinese men’s restrained eating: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body satisfaction, 2023
Nadeem, M. U., Kulich, S. J., & Bokhari, I. H. . The assess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 (DASS-21) among frontline doctors in Pakistan during fifth wave of COVID-19. , 11, 1192733. 2023
Nadeem, M. U., Kulich, S. J., Zabrodskaja, A., & Bokhari, I. H. The impact of empathy, sensation seeking, anxiety, uncertainty, and mindfulness o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11, 1223215. 2023
行走、编织、观察、唱歌、讲故事、绘画、书写……构成人类文化的这些活动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点?答案是,它们都是沿着某种线进行的。本书是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开创“线的比较人类学”,建立新的生态人类学范式的代表作。作者大胆想象了一种理解世界的全新方式:世界首先不是由物组成,而是由线组成的;人类与自然就是一团解不开的线,而生活就是沿着这些交错的线穿行。生活之线的绵延与交织是一个永远都没有尽头的过程。英戈尔德的叙述穿越了古希腊和日本的传统音乐、西伯利亚楚科奇人的迷宫、萨哈林岛奥罗克人的狩猎小道、澳大利亚瓦尔比里人的沙画、中国的书法和西方的字母表……通过对各种文化中形态各异的线的考察,编织出一段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自然与文化的大历史。这段线的跨文化旅程彻底颠覆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线性世界观,展示出了另一种更加开放的栖居生活的可能性。
该书呈现了性别人类学领域中的经验研究,不同于传统简单地将人类学研究中具有女性意识痕迹的研究归纳为女性主义解释范畴,而是通过呈现大量女性人类学家的民族志作品中具有女性经验痕迹的内容,从理论、方法论与实践方面探索女性经验如何弥补人类学研究、民族志书写方面的不足。尽管性别视角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学术研究重要切入点,但多数研究因受限于学科的界限而使得性别视角过于单一,仅是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讨论与人类学的关系,并未从女性经验的“知识生成”进入分析文化人类学范式的转变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本书主旨并非将女性主义作为主题,而是从性别视角切入分析人类学中关于女性的知识的解释有效性,探索女性人类学家文化身份上的边缘感如何对知识权力进行重构。
本书为外教社“跨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五辑,与第四辑一同组成“价值观”研究姊妹篇。《跨文化研究(第五辑)·价值观维度:跨文化的动态体现》的特点是:根据预先确定的主题,向国内外跨文化研究界征稿,作者均为该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跨文化研究(第五辑)·价值观维度:跨文化的动态体现》着眼于跨文化价值观维度,收录了出自美、加、中、澳、德、日、希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者之手的16篇代表性论文,分别从价值观的框架与维度构建、汉文化价值观体系探索与对比以及其他各国或各地区价值观的识别与对比等角度,探讨了价值观的基本维度及其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不同价值观的成因及其演变等重要课题,揭示了价值观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本书的第一个部分是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Y.Y.Kim指出,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交际者面对陌生文化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作出自我调整,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最终形成跨文化认同(interculturalidentity)的过程。衡量跨文化适应效果的标准有三个:功能的健全(functional:fitness)、心理的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以及跨文化身份的出现。跨文化认同把不同的文化元素整合到一起,拓展了交际者的文化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为人们回应全球化的身份诉求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陈国明粗略地回顾了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现状后,以全球化进程为背景阐述系统整合现有理论、厘清其中一些模糊概念的必要性。他认为,跨文化适应在本质上是跨文化对话——一个跨越边界的游戏(boundarvgame)。跨文化对话需要互动的空间,在此空间中交际者相互尊重、彼此联系、耐心地商讨,协力达成跨文化共识,构建和睦、互惠的跨文化关系。
该书从史学视角下研究跨文化。跨文化研究领域与文化本身一样也是复杂的历史事件的产物。前人的价值观、规范、信仰和经验塑造了我们当前在这一领域的视角。同样,我们的跨文化立场也会让我们对这些历史脉络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事件会有不同的故事,并在不同的叙述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路易斯明克)。因此,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实践中,我们都力求更加重视跨文化轨迹与其历史之间的交集,因为历史为我们理解跨文化活动的各个层面提供了必要的背景。本卷修改了近期对该领域历史的研究方法,探讨并扩展了早期的研究思路,同时也承认并纠正了过分强调西方哲学根源的普遍现象。本卷的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不同的背景,这些背景既是跨文化探究和实践的历史根源,也是其分支。